「環境」造成肥胖 的因素比「遺傳」更重要?方便、舒適的現代生活環境,使人體極易堆積過剩的脂肪而肥胖,這從開發後之先進國家人民肥胖率比開發中或未開發國家來得高,可見其中關係。 二十四小時便利商店林立,各種「吃到飽」餐廳一家接著一家開,電梯、公車、捷運隨手可得,這些都是屬於「造成肥胖」的環境。 前面我們提到肥胖與Ob基因有關聯,使得少數肥胖患者有了藉口,認為自己「天生就是肥胖」,所以「怎麼減也不可能成功」。其實,更多的專家研究,雖然肥胖有約30 %來自遺傳因素,但是 70 %是來自後天的因素,其中包括了環境。 研究指出,若父母一半有肥胖傾向,其子女肥胖的機率為非肥胖父母子女的4倍,而若父母皆有肥胖傾向,則子女肥胖的機率為非肥胖父母子女的8倍。但新進的研究又指出,就算有遺傳因素,但也不見得一定會發胖,反倒是環境的關係影響較大。「對於父母胖,子女也容易胖」的看法,有學者認為是家庭環境營造出來的。一般來說,家庭的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通常是父母所塑造形成的,子女通常跟著學習而成慣性。舉例來說,若父母親偏愛油膩、油炸的食物或餐桌上經常是較高熱量的飲食,或家中充滿零食及高糖飲料,子女哪有不胖的理由。 高油、高蛋白、高糖、高熱量的食物,當他們成年進入社會成為上班族或活動量太少,久而久之就發胖了。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d00004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